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46 题号:1000042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2 )分别举出与材料4和材料5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两位思想家。
(3)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4)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不同时期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材料二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四1912年3月,“丁祭”祀孔日子来临,浙江民政司请示是否照常祀孔,行何礼仪?内务部、教育部通电答复: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

——《中国民俗史·民国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明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当今,我国每年都定期组织“全球祭孔”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18-01-04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指出,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方,指意不同”,于是当政者无法“持一统”,以致法制频繁变更,臣民不知所守。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孔子之术相异的学术,使得民知所从。这样的观点,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认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唐末五代长期混乱。五代时期的五十多年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人,伦理纲常遭到严重的破坏。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朝必须厉行集权,加强朝廷的统论力量,也必须重整伦常,恢复并发展封建伦理秩序。自宋太祖起,最高统治者全力提倡儒佛道三家思想,力图以儒学为核心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此时的知识分子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冲破汉儒的章句注疏之学,不仅舍传,而且疑经,不仅疑经,而且改易经文。这造成了两汉以来罕见的活跃气氛。历经周敦颐、张载等人,至二程终于以“理”作为世界的本源,使儒学完成向哲学化、抽象化的理学的过渡。

——摘编自田建尔《略论程朱理学的形成和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形成的背景。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发展的特点。
2020-10-08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等,“圣人之性”是善的,善者为圣贤,无需教化而成德;“斗筲之性”是恶的,恶者为盗贼,是教而不化,必刑及之人。但这两类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这些人的本性是纯朴的,但需经过教化才能成善。他主张“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使整个社会“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摘编自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

材料二“良知之学”的目的在于“人之学为圣人”,即使“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使学者为圣人”就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上强调“明(人)伦”、“德教”,“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王阳明还十分重视民风教化,力图通过礼乐教化的手段,使民众“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

——摘编自王军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实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为圣人”的主要途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董仲舒和王阳明教育思想有何时代价值?

2017-11-10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