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004130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中期公司进入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物企业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材料四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型国家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 000家的速度递增。

——摘编自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企业与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4)材料四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材料一中的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材料二中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11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中,A、B、C、D、E五条曲线分别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五种经济形态分别是____、洋务经济、____、 ____ 与官僚资本。
(2)A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请指出它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3)B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在创办过程中先后提出了哪两个口号?它是如何影响D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产生发展的?
(4)据图指出D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发展的最高峰出现在哪一个阶段?它的最后归宿是怎样的?
2020-06-04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
1909—19110—90+56
1919—1921—89—110+32
1929—1931—205—76+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2)根据材料二,指出表中数据变动的本质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6-06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