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0052638

材料一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除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

——赵尔巽《清史稿洪秀全传》

材料二   夫汉人失国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图恢复之举不止一次,最彰彰在人耳目者莫如洪秀全之事.洪以一介书生,贫无立锥,毫无势位,然一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云集雾涌,裹粮竞从.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不同评价体现出的立场。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戈鲲化(1838-1882年),字砚昀,安徽省休宁县城人。青少年时代天资聪颖、刻苦努力,尤其是官话和古典文学造诣更是名重一时。他曾在宁波的英国领事馆工作了十多年。1877年2月,针对美国在华商务和传教事业的需要,他的中文学生、美国人杜德维致信哈佛大学校长,提出募集一笔钱,从中国聘请一位教师,在该大学建立中文讲座的建议。 1879年与美国哈佛大学签订赴美任教合同,于当年8月底抵达哈佛大学。在哈佛,戈鲲化的教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分的准备和高度的技巧著称,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虽作为语言老师被聘任的,但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语言老师。他选择的载体是中国诗歌,因为“诗言志”,诗歌是非常民族化的,融合了民族精神。由于戈鲲化教授的出现,使哈佛大学的讲台上第一次有了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授,这种拓荒者的意义是怎么评价也不为过的。

——摘编自江志伟《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戈鲲化远赴哈佛大学执教的原因及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戈鲲化的历史贡献。
2020-01-18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冬,陶行知回国执教的时候,国内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封建旧制度、旧文化,传播新思潮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兴起。1918年夏,他发表了《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应发展“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以“利群”的职业教育;造就生利人物,则“国无游民,民无废才”。这种将职业、教育和生活、国家利益相联系的设想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表现,也是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陶行知在近代的救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陶行知对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2022-02-20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关汉卿经历由金入元过渡时期,是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据史料记载,他一生至少写了67部杂剧,今存18部。还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等。其写的散曲小令尚存40多首、套数10多首。在这些作品中成就最高,也最为人所知的是《窦娥冤》。在他的作品中,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关汉卿曾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关汉卿位居“元曲四大家”的首位,也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据秦伊楠、贾宁《闪耀在东西方的戏剧之星—莎士比亚与关汉卿的比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关汉卿艺术风格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关汉卿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原因。

2018-05-08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