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00836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实甫(1260年   1336年),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等三种。《西厢记》是元杂剧的著名作品。《西厢记》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了宋代文人诗词以之为典事,元初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列有《莺莺传》。《西厢记》描写了崔、张二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及其与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虚伪性和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的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包含着深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它问世以后,家喻户晓。它的出现,也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像《牡丹亭》《红楼梦》等作品均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实甫《两厢记》的艺术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实甫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
2020·辽宁·一模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有容(1557-1627),出生书香门第,祖父沈宠是一位名儒,父亲沈懋敬是太学生,官至蒲州同知,任上颇有政绩。沈有容在其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群岛:第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年(1602)冬,倭寇侵占东番(台湾),以此为据点四处劫掠福建商民与台湾先住民。沈有容冒台风之险,率24艘战舰拼死渡海,全歼了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与台湾先住民重见天日。第二次是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荷兰东印度公司韦麻郎等拥三艘巨舰,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马公岛。沈有容在福建军心思遁的危殆情势下,不顾自身安危,单舟驰往荷兰舰船,不费一枪一弹便迫使韦麻郎退兵。第三次是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日本试图占领台湾作为贸易根据地,沈有容采取以倭制倭的诱降办法,成功使其弃械投降。

——摘编董振宇《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沈有容成功保卫台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有容三进台湾的历史功绩。
2022-05-31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黄遵宪(1848﹣1905)早年即经历动乱,关心现实,主张通今达交以“教时弊”。从1877年到1894年,他以外交官身份先后到过日本、英国、美国。经过亲自接触资产阶级文明和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他树立起“中国必变从西法”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激荡下,开始诗歌创作的新探索。

他深感古典诗歌“自古至今,而其变极尽矣”,再继为难。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广泛反映了诗人经历的时代,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黄遵宪的诗歌,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随近代科学而涌现的新事物,拓宽了题材和反映生活的领域,写出了古典诗歌所没有的新内容。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诗本着“善作”的精神,沿着“矜奇”的趋势,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梁启超誉其为“独辟境界”,是“诗界革命”的巨匠和旗帜。

——摘编自孙静《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黄遵宪提倡“诗界革命”的历史因素。

2018-03-27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他少时拜朱熹的弟子吴稚为师,又与当地名流学者交往,咨询经典,广记博览,颇能融会贯通,形成了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宋慈从青年时代开始先后担任了四任提点刑狱,具有相当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在任广东提点刑狱时处理了大批悬案积案,惩处了一些贪赃枉法的基层执法狱吏,群众颂之为“清官”。他任湖南提点刑狱期间,所到之处地方官吏和豪强缙绅不敢为非作歹。他对狱事能够采取慎之又慎的严肃态度,实事求是,以民命为贵,这在封建法官中是少有的。公元1247年,宋慈采撷前人著作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书中有关记载,参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当地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编辑刊刻了5卷本《洗冤集录》,成为历代刑狱案头必备参考书,后来,《洗冤集录》流传到海外,被公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摘编自周武《世界法医学鼻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慈著述《洗冤集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慈的历史贡献。
2020-01-10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