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01410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成公主是唐宗室之女,自幼就受过良好教育,熟读经史诗文和佛教经典,通达礼仪。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第一次派使求婚被拒绝后率军向青海、四川进攻,希望武力逼迫唐朝皇帝同意求婚之事,但被唐军打败。弃宗弄赞派大臣入唐谢罪,再次表示求婚的诚意。唐太宗综合考虑后决定以文成公主下嫁弃宗弄赞。订婚以后,文成公主并没有沉湎在远离家园和父母的哀伤之中,而是悉心筹划到吐蕃后如何迎接新生活、如何从事高原的建设。641年,入藏队伍开始启程。因为道路险阻,公主带来的汉族工匠先行出发,和吐蕃人民一起平整道路,设立驿馆,开辟一条联系唐蕃的驿道。文成公主在路过的农业区,留下芜菁种子和各种谷物种子,教导吐蕃人民各种种植方法。到达首都逻些以后,吐蕃人民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按照当地习俗,人们都以赭色涂面,公主看了很不习惯。弃宗弄赞立即下令停止这种习俗。同时根据公 主的心愿先后修建了小昭寺、大昭寺和十二座神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成公主具有的优秀品质。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端木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子贡自小聪明伶俐,家境殷实。二十多岁时,继承父业学道经商。二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拜师后,子贡未留在孔子身前,而是周游列国进行游说讲学。孔子死后,子贡在其灵前守夜三天,守墓三年。成为鲁、卫两国之相后,子贡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各种官场生存伎俩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久就取得了大王的信赖,利用自己官居高位,周游列国游说、做生意,生意风生水起,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贡在治国当中也别具一格,对外主张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对内讲究说教,对犯罪之人进行说教使其深刻检讨悔过自新

——摘编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子贡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概括子贡在孔子学生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2020-08-27更新 | 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梅文鼎(1633-1721)是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历算家和天文学家。文鼎为学勤奋,广阅博览使他汲取了古籍中丰富的营养,40岁时写成他的第一部数学著作《方程论》,阐发中国古算中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纠正了一些传世的错误之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随着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潮流兴起,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文鼎科学、客观地对待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对中西之学采取去伪存真、兼收并蓄的态度,在天文算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著有《测器考》、《自鸣钟说》等。在中国科学史上,梅文鼎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前有明末传统历算的衰颓和西方科学的输入,后有清中叶乾嘉学派对包括历算在内的传统学术的复兴。梅文鼎的天文和数学研究在他那个时代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

——摘编自《明末清初中外科技交流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编著数学、历法以及天文学著作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文鼎学术研究成果的意义。
2023-07-18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   武训(1838—1896年),清代山东省堂邑县(今属冠县)人。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他以乞丐之身,靠着乞讨,艰苦奋斗30年,办起了3所义学。武训不收学费,经费从置办的学田中支出。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武训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行乞兴学的平民教育家。梁启超赞其:“行之数十年,弟子卒业而去者,不可胜数……日以两钱粗馒终其身,铢积寸累,惟以兴学为事。殆所谓奇节瑰行,得天独厚者欤!”

——据梁启超《兴学节略》等


(1)根据材料,概括武训的办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训办学的影响。
2020-09-24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