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10156220
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中,中国人看到了熟悉的“Lenovo”植入广告,中国的品牌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阅读下列“联想发展大事记”,回答问题
时间

背景

企业成长

80年代

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

1984年,柳传志等11个科技人员,靠中科院计算机所20万元投资起家,在一间传达室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90年代

中国取消了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同时,大幅度降低关税,由此,形成较为开放的计算机产品市场,AST、COMPAQ、IBM、HP等国外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品牌节节败退。

面对机遇与挑战,联想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经济型电脑——联想E系列家用电脑,1996年,联想PC第一次战胜康柏PC和IBMPC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1994年,香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代号0992。
1999年11月24日,联想在北京推出了天禧家用电脑,首开国内因特网电脑的先河。
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中国企业造就很好的发展平台

2002年3月,联想签约成为唯一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吹响全球化的号角。


12月,联想宣布并IBMPC业务,获得IBM在PC领域超过20年之研发积淀、全球顶尖PC人才和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的Think商标的权利,在全球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而又重要的一步。

(1)通过材料可知,联想企业的发展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4年和2002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政策性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联想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得益于哪些国际因素?
(3)从联想企业的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与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于上述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2)罗斯福所说的深重的灾难指的是什么?指出他“采取的措施”对美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指出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并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其作用。
2021-01-23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店铺,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明代)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如山西商、徽商、江右商等。他们从事各种转贩活动

—《简明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

2017-07-22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退休干部的账本张心侠老人是一名离休干部,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今年(2018年)89岁的他居住在济南市市中区的卧龙社区。从1977年开始,他就记录家庭收支账目,这一记就是40多年。他的家庭账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收入;另一部分是支出。从家庭账本可以看出,1976年,他家全年收入是2000元;1980年,全家收入是3053元。如今,他全家的收入比40年前增长了136倍…张心侠说:“以前,大部分家庭买一台大件家用电器要攒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而且还要有票证才能买得到。”根据账本的记录,张心侠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803月购买的,第一台电风扇是19806月买的,第一台空调19956月买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他虽没有记生活账,但清楚地记得,那时家里的收入主要用在一家人的吃饭上,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以前,大家工资不高,食品、蔬菜、水果在市场上很少,吃饭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张心侠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他家的思格尔系数降到10%左右,近几年都在10%以下。

——摘编自中国网《家庭账本的40年记录改革开放民生巨变》


从张心侠老人的家庭账本中提取一个生活片段,指出它所反映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简要概括所提取的生活片段及史实,对史实的说明要准确全面。)
2021-07-2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