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礼乐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10203472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雅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俗乐),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对这一现象分析准确的是
①雅乐代表的是礼仪规范②春秋战国之际周礼崩坏
③音乐艺术的日趋通俗化④人才交流促成文化多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雅·鹿鸣》本是西周贵族宣扬宴飨之仪的乐歌,后扩散到民间,在乡人宴会上也可传唱。这表明西周时期
A.周人生活较为富足
B.礼乐文明得到广泛认同
C.乡人社会地位提高
D.贵族奢靡之风波及民间
2018-10-02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礼乐制度是西周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礼”的本质是“异”,用来显示等级之间的差异,“乐”是音乐,但是超越了音乐,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以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共鸣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乐”的本质是
A.享乐B.和同C.阶级D.情感
2020-06-24更新 | 1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可知,礼乐制度中,“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地位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7-09-17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