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102194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4 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返回中国,相继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 等处任职,后在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 容闳最先把中国近代化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运动上,冒险前往天 京,提出设立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 1863 年,容闳赴美为江南制造总局采购机器,并 建议在江南制造总局内设立兵工学校,培养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1870 年,容闳提议派学生官费赴美留学,促成幼童 赴美留学。 甲午中日战争后,容闳向清政府提出设立国家银行、修筑全国铁路等兴国方案。 容闳很早就认为中国 的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维新变法中他积极支持并参与变法,成为维新运动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维新变法失败后, 他逐渐对清政府失去信心,走上革命道路,在美国筹款、训练武装力量。 武昌起义成功后,容闳写信给革命党人,庆 祝推翻帝制,并详述对革命发展的观点。 他被誉为唯一“全程”参与中国近代史的幸运者。

——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见证者:容闳的独特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为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容闳能够“全程”参与中国近代史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0年,曹楚南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书香门第家庭。1948年,他被同济大学化学系录取。1952年毕业时,中国的腐蚀科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先进设备,更找不到相关书籍、资料。于是,他凭借过硬的外文功底,与人合作或单独翻译了5本国外专著。有一次,他从国外的研究结论中发现了一种隐秘的新规律,于是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演算,最终证实了自己的观点。1966年,他参加四川含硫气田井下设备的防护研究,吃住在工棚,每天走40多里山路来往于试验井。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因硫化氢腐蚀造成的管道断裂和气井爆炸的问题。1973年,曹楚南和科研组的同志运用快速评比的实验方法,找到钢耐局部腐蚀性能差的原因,解决了国产舰艇耐海水腐蚀的问题。1985年,他的《腐蚀电化学原理》问世,迄今为止,仍是国内外唯一论述有关金属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理论体系专著。1987年,他参与组建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年后,作为唯一亚洲学者,受邀出席第一届国际电化学阻抗谱学术会议,并发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在国际同行中引起轰动。他还培养了硕士39名,博士47名,博士后8名。

——摘编自陈思雅《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楚南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曹楚南在科学研究领域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4-21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22月台湾光复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政府,废除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在台湾“定府县”、“任职官”,细化之前早已设立的政权框架。并沿袭明制,在台湾设立六部,颁布“屯田”、“建政”、“司法”三大法,之后在台湾兴建学校,传播儒家文化,大力迁移内地流民至台湾。台湾的建设时代开始了。完备的政府机构陆续建立了起来,垦荒工作遍及台湾全岛,数万军队以“寓兵于农”的政策,在台湾岛上定居了下来,大片的良田以惊人的速度,在台湾全岛扩展。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陆续传入高山族部落中。

——摘编自张嵚《郑成功开发台湾》

材料二   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建省,以抗法有功的刘铭传充任第一任台湾巡抚。他任职台湾巡抚的6年中,增设府县,台湾由过去的28县,增至31直隶州115厅。他自兼台湾抚垦大臣,在全台部落地区置抚垦局及分局,积极开展招抚民众和开垦“番地”的工作。他整顿军备,增强防卫能力;发展交通,便利岛内各地及其与大陆的联络,繁兴商务;清理田赋,以清除积弊,增加财政收入;倡办实业,发展生产,以繁荣经济;发展教育,以培养人才。这一切,不仅是为了“使孤岛自强,固七省海疆门户”,而且要使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为朝廷建远大之谟。”

——摘编自郑仁木《论刘铭传治理台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成功和刘铭传治台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郑成功和刘铭传治台措施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共同的治台功效。
2021-07-10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裴度(765-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自幼受家风熏陶,刻苦攻读经史,立志辅佐朝廷兼济天下。789年“耀进士第,以宏词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自此步入仕途,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深得信任,受命出使魏博,使割据五十多年的魏博六州重新归顺朝廷。任相后他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为相期间,荐引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等名将。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这对于当时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的倾向,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

——摘编自《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裴度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裴度取得功绩的原因。
2020-05-19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