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礼乐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0220764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反映了
A.齐魏两国实力超群B.齐魏两国互相尊敬
C.周王独尊共主地位D.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即少数民族),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宗法制度逐渐崩溃
C.民族矛盾彻底消失
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2018-12-07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是
A.“文”
B.“君”
C.“礼”
D.“心”
2017-04-21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伐纣以来,皆用殷之礼乐,非始成王用之也”。周公制礼作乐之后,“仍令用殷礼者,欲待明年即取告神受职,然后颁行周礼”。这反映了西周
A.礼乐制度强调以人为本B.在继承中进行制度创新
C.首创了伦理秩序的规范D.积极吸纳学习外来文化
2022-05-26更新 | 2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