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7 题号:1024823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3)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维护统一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清史稿》在谈及康熙年间的社会状况时,用了这样一句话:“天下和乐,克致太平。”请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唐宋时期的融与合

材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 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材料二   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南宋时期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贡献。而经学和建立在经学基础上的儒家思想则是宋代文化的最高峰。


(1)结合材料一,归纳唐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南宋时期“经济和思想”发展的表现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
2020-05-18更新 | 1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帝王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鏬,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材料三   上还京……诏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选官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优选官员,唐太宗做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出自民国初年一位史家的记录,请问文中的“上”是哪位皇帝?对于“鄂罗斯”的侵扰,“上”是如何应对的?
2020-11-21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和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古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哲学思考。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

材料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万物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摘引自《国语》《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


材料四   儒家精神是儒家思想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文),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构成伦理,人与人关系的强制化构成政治,伦理政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纲领。儒学一开始便是一种佐军治国的体系,历代儒士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主张经世致用,务求实效,儒学这种作风影响到整个中国文化。儒家关心的是现实的人事,提倡以刚健有为的精神从事于人事,对天命鬼神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理性态度。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意识非常强,突出地表现为对古代圣贤的崇拜和对传统经典的迷信。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和”“同”的基本内涵。从“和而不同”的角度,阐述孔子对完美事物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从“存百姓”的角度,概述唐太宗为医治战争创伤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思想的创新和政治的支持才使该思想成为主流,按“思想家统治者”的思路概述儒学在材料三示意图中“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精神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精神的原因。
2021-10-20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