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02506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建立,中心区域产业支部的创造,是目前党在组织方面的重要任务;但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这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提出,要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来改造企业,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考核制度。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他还强调,关起门来不行,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

——摘编自鲍江权《邓小平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北方谈话的内容。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优秀品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西方的先进文化……

材料四30多年前,在邓小平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变法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2020-09-04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潮流的嬗变,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个多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化最为剧烈,思想观念更新最为迅速的时期,中国人民从古代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哪些进步思潮或主张使“中国人民从古代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

材料二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前后相隔21年,它们有什么联系?大家知道,“戊戌”在思想文化上是启蒙,在反对民族压迫上是救亡,在政治运动上是革新。启蒙、救亡、革新是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的。“五四”比“戊戌”大大的前进了,“戊戌”是中国近代启蒙的发端,“五四”则是启蒙运动的推进。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对于“五四则是启蒙运动的推进”,你是怎样理解的?

材料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
知名学者的评价

他(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对于中国的前途如同列宁对苏联所具有的类似历史意义。

——经济学家施密特(德)


“邓小平富有远见,他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他拥有一种情感,我认为这种情感十分重要。他认为中国社会发展要依赖于中国人民和自己的领导人。

——麦克纳马拉(世界银行前行长)


(3)围绕“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和“邓小平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请举出两人的思想贡献。“这种情感十分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1-01-08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对农村不同阶级的细致和理智的分析;其次,经过实实在在的工作,确定在一定的革命时期和哪些阶级合作,反对哪些阶级;第三,中共在农村工作中的角色只应该是一个向导者或催化剂,而不是一个全知全能者。

——世界知识出版社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注:费正清是美国最有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1955—1973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撰写的关于阶级关系和农民运动的作品及其观点、结论。

材料二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什么呢?一个恰当的回答是:他既不是军委主席,也不是政治局主席,他只是政治局常委委员。另一个恰当的回答是:毛泽东得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将来能领导党和军队取得胜利的唯一人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炳章著《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遵义会议中毛泽东“成为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请结合1927.7—1935.1时期的中国革命史实来说明。

材料三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是一个前途。第二个前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产生的影响。

(4)综上,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

2018-05-18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