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0286945
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全过程。

第二,“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理解日本侵华本质的危害。

第三,“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任选材料中的一条意义提取论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纪念邮票

图一:1995年9月3日发行,主题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共8枚,图案为·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台湾光复、伟大胜利(注:芒友会师指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和盟军在取得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胜利后在云南芒友会师。)

图二:2005年8月15日发行主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共4枚,图案为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18更新 | 18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11-01更新 | 71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日军对中国的入侵和暴行首先成为了《纽约时报》报道的焦点,在接下来是报道中,美国公众不断从各类新闻里看到了中国各界自救自助令人振奋的形象,以及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团结抗日的光明前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纽约时报》的报道方针和策略侧重于对国民党军队和政府的大力突出,强调中美合作的同盟关系;对共产党军队的报道日趋减少,同时,也客观地报道了第一组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的观察。

——据程廉《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的重构研究(1937-1945——以<纽约时报>为例》


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12-17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