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10396265
据《后汉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一史书记载表明
①中国和罗马开始了直接交往   ②中国的丝绸受到罗马人喜爱
③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商路已经开通   ④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空前繁荣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60年北京失守后.咸丰帝谈及中英谈判时愤愤不平地说:“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首而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他甚至想免除关税来换取外国取消公使驻京的要求.这反映了
A.传统纲常礼教思想根深蒂固B.闭关自守局面限制外交视野
C.円片战争冲击旧有外交体制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缺乏了解
2021-03-18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隋唐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
A.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B.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
C.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D.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
2020-06-02更新 | 3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兰在《大使馆和外交官》一书中将外交定义为“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以非战争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往。”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外交的对象是主权国家
B.外交的手段是非战争的形式
C.外交的原则是毫不妥协
D.外交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2019-07-17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