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5 题号:10396938
中华民国成立后,有学者指出:“我国数千年来均为专制独裁政体,人民对各事并不参与,亦无参与之权,只需安分守己,顺帝之则,便是良民。今一旦变为民主政体,一国大政之权,均交于国民之手,则今后国民所需之知识、理想、观念、习惯与技能,当然与此前不同。”这些言论
A.体现了对民国政体局限性的反思B.折射出当时国民教育内容的滞后
C.旨在强调提升国民道德素养D.肯定了知识分子对待革命的态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革命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这说明他们
①认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②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已经改变
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④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019-01-14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未庄的人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材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局限性B.旧官僚依旧是政府官员
C.剪发辫是革命的象征D.革命对未庄未产生影响
2020-10-29更新 | 3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引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反抗运动。中国各民族在推翻清王朝和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充分感受到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紧密关系,这种认知不断转化为炽烈的爱国热情,共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强调了辛亥革命
A.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D.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2-03-05更新 | 4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