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0419997

材料 1931 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美国军政上层还在观望,看中国能否坚持抗战。1937年7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新闻简报的说法是:“......日中之间的武装冲突将对世界和平及进步构成重大打击”,同时,美国政府仍然将要关注点集中在自身的在华权益之上。从1937年7月至1938年,中国形成了牵制和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的战略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现实, 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促使美国远东政策从以往的一味对日妥协,发展为既有妥协又有制约日本的双重政策阶段。1940年6月的法国败降引起国际格局的重组,日本积极进行南进准备, 美国也直接面临着东西方法西斯战争的威胁。美国远东政策也由此将中国抗日战争纳入到抑制日本南进的战略考虑。

----摘编自韩水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选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初期美国对日妥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918日,英法领导人在伦敦举行会谈,法国总理达拉第指出:“德国的真正目的是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并且向东方进军,罗马尼亚是下一个目标,结果是德国很快成为欧洲的主宰,并过身来对付法国和英国”。张伯伦在15日与希特勒的会谈中,已经得到了希特勒关于这将是德国最后一个领土要求的保证,张伯伦同意做出了某种让步,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把苏台德人占人口半数以上的所有领土割让给德国,英国同意参与“一项使新的捷克斯洛伐克边界不受无端侵犯的国际保证”。然而,事实证明希特勒只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他提出了更过分的领土要求。

法国人极力主张勇敢地面对独裁者,而英国人——他们既怀疑法国的军事实力,又对本国实力不抱幻想——则倾向于进一步安抚德国避免战争。并且英方获悉“苏联现有的三十个步兵师及大批机械骑兵部队、坦克部队和空军部队在西线做好了干涉的准备”……在法国国内,政府由于受到反战团体的攻击以及军方失败主义情绪的影响也产生了动摇。……当接到希特勒前去慕尼黑参加会议的邀请之后,英法两国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为自己又一次避免爆发战争所做的努力感到欣慰。

——摘编自于婧《二战前英法在绥靖战略上的分歧与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在苏台德地区问题上的分歧,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待苏台德地区问题的结果及其影响。
2023-03-26更新 | 2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年以后,随着欧洲局势日趋紧张,罗斯福迫于经济复兴的需要和孤立主义势力的压力,于1935-1938年签署了三个中立法案,以避免过多地卷入国际纷争。对此,英国外交大臣霍尔表示,这“证实了许多不想美国任何有效的帮助欧洲人的疑虑”。在实现欧洲和平问题上,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英国应首先采取主动。而国力不断下降的英国本来希望美国和它一起构建欧洲新的均势与和平的局面,但由于大危机以来英美之间货币战、关税战以及美国中立法的签署,张伯伦认为“除了言辞之外,不要指望美国什么”此外,英国还担心美国试图通过介入欧洲事务,谋求某种形式的霸权并想取代英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英国最终走上了单独绥靖德国之路。

——摘编自梁军《试论30年代英美对德政策分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英美对德政策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对德政策分歧带来的影响。
2020-07-06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   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宣布英国将保障波兰的独立。之后,法国宣布将继续忠于法波同盟。继5月12日英土声明后,6月23日法国也和土耳其发表声明,保证地中海地区一旦爆发战争,两国将相互援助。早在1939年3月18日,英国即开始向苏联试探一旦德国入侵罗马尼亚,苏联可能作出的反应。此后英法遂和苏联保持接触,从4月15日开始转入正式谈判。7月23日,苏联建议立即转入军事谈判,法国政府遂派出杜芒克将军于8月6日会同英国退休海军上将德拉克斯自英国出发,不慌不忙地于11日始抵苏联。谈判中,双方就一旦战争爆发各自能提供的武装力量及苏军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过境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张伯伦并未采取任何挽救措施。法国政府在谈判中从未表现过任何主动。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莫斯科谈判中止。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谈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谈判受挫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