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早期维新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1 题号:10442434
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这股思潮
A.强化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民主共和
C.完善了西方民主D.推动了维新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016-11-27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882年,王韬指出:“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违背了主权在民原则
C.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D.代表了顽固派的利益
2021-09-13更新 | 3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世纪80年代,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试图拟制一种把“中体”缩小、把“西用”扩大的变通方案,来解决他们既想引进“西体”、又不敢公开革新“中体”的困境。他们的这种心态根源于
A.洋务运动已陷入困境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早期维新思想不成熟D.封建守旧派激烈反对改良
2022-05-13更新 | 7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