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0456967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材料二   魏史言的《尼克松访华》中有如下记载: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时,对基辛格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

——节选自《历史评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得以根本改变的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条约影响
《南京条约》“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B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謇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谊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福斯特·杜勒斯(1954年美国国务卿)拒鲍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尼克松传》


(1)在材料一中A、B处分别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指出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17-05-04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所示: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做“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2)概括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交高峰的国内因素。

(3)请举两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2016-11-27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949.10.3 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1.23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1.18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注:截止到2007年12月28日,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副团长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开怀大笑。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江泽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什么决议令中国代表团团长开怀大笑?这一决议得以通过的原因有哪些?
(3)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