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0460506
研读追索历史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发展的切身体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杂志封面人物简介:卡内基,最初依靠自己发明的专利和购买他人的专利而致富,成为美国钢铁大王。1900年,他开始把所有财富捐献给社会,从事慈善与和平事业。他曾说:“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这份杂志引用过的封面人物还有富兰克林、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


(1)根据材料一、二的人物介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内基能够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图一这份杂志为何要选择这些人物上封面?
(2)材料一图二展示杂志发行时间是“民国六年二月一日”,这段时期世界形势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
(3)从材料一图二杂志目录中加框的文章篇目中可看出杂志宣扬什么内容?请你对此做一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1年,在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老一辈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尔、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等,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是一个革命者为扫清共和政治之思想障碍而发起的启蒙运动,这场以法国启蒙运动为蓝本的新文化运动打上了深刻的革命印记,“思想革命”、“伦理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等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色彩。同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革新青年思想为宗旨的启蒙运动,其所呼唤之“新青年”以及国人的“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都以巩固共和政治为目标。

——摘编自高力克《一个革命者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018-03-01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019-12-02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陈独秀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钱玄同

材料二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陈独秀、李大钊等运动倡导者的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如何看待儒家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的追求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9-11-06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