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0525833

材料一: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文学作品的体裁。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东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能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超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鼓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胡造《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哲学研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对推动国人思想“再生”方面有什么意义?
(4)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一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的实质与材料一相同?
2019-06-14更新 | 1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

2017-08-10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颜氏家训》在立身、治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言论。

   

选文

《颜氏家训·养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氏家训·慕贤》

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颜氏家训·治家》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颜氏家训·勉学》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材料二: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材料三:歌谣一:“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服侍大人家。”“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反映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思想?
(2)中国古代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试从政策措施、思想方面举例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019-11-0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