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07282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东方”“西方”的划分,前者更多地指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后者更多地指资本主义阵营国家,但这只是一种直观的色彩辨认。如果改换一下视角,将麦金德的大陆枢纽地带和斯皮克曼的海洋边缘地带理论合二为一,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地缘政治及其战略力量就会有一个结构性的认识,这有助于理解后面将要开展的对战后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变化规律的分析。

——摘编自张文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与历史》


根据材料,试就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美苏共振)。

——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

评价材料中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1更新 | 38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30年,新教牧师温思罗普在开往北美的“阿贝拉”号轮船上向英国移民布道时,引用了圣经中的一个典故求那些新移民们把自己即将定居的新社区建成“山巅之城”,用光芒四射的“基督教美德”去照亮世界,成为世界的典范。

罗恩科维克在自传《生于七月四日》里写道:在电视里看到前苏联率先发射卫星,他感到难以接受,“对美国来说,这是令人难过的一天”,因为“美国不再是第一了”。因此,当他们发现前苏联可能威胁美国人的优越感时,很多人热切地投入到冷战之中,决心捍卫美国的伟大。

菲利普卡普托在回忆录《战争的谣言》里谈道,年轻的士兵们深信自己“注定要当警察,去阻止共产党强盗,把自己的政治传播到全世界”,幻想把美国的民主与自由带去与热爱“自由”的南越人民分享。

——摘编自张睿壮《山巅之城今安在》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关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或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信息及历史事件或现象,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4-12更新 | 9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曾说:“国家利益被理解为一种只对国家有利的事态。导致人们追求这一目标的国家利己主义动机,是以只关心一国自己的福利为标志的,它是国家集团自私的表现。”美国政治学教授詹姆斯·罗森奥在考察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历史时写道:“国家利益的概念,在政治分析和政治行为这两种意义上均被加以使用。作为分析工具,它用描述、解释或估价一国外交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作为政治行为的手段,用来为某些政策进行辩护,提出谴责,或加以肯定。”

——摘编自蔡华堂《论国家利益的实质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围绕“国家利益”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知识,对你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清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0-05-13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