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7502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报道着眼点统计(年代趋势)

——摘编自李守石《20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上的对外援助宣传报道》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对外援助”发展的案例,蕴含了外交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言之成理)
19-20高二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近代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从材料从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4-23更新 | 5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外交活动可视为是在维护自身对国家形象的认知行为。纵观中国外交史,国家形象认知的主体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精英阶层”;因此,中国外交史可视为一部“政治精英”基于国家形象的理解而有所作为的对外交往史。在朝贡体系中,中国千百年来树立起来的辉煌国事形象深入人心,外交过程中封建王朝时刻在维护这个辉煌的国家形象,并且这一形象深深影响着近代、现当代国人的心理。

……中国的崛起一直有着一条重要的规律——曾经处于并意在重新回到东亚地区主导国地位,而且这条规律在外交史和当代国际政治中得以体现。

——摘自马也《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体现出的国家战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围绕“国家形”自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9-08-23更新 | 4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令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现。

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根据上述历史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选取其中至少3则史料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充分,不得照抄材料,严密,表述清楚)
2021-08-26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