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774981
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并没有立即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A.苏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严重的经济困难
C.余粮收集制减轻了经济困难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用迅速和直接的办法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和资本主义,实行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苏俄用这种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
A.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B.缺乏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条件
C.具备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D.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9-06-05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它作为社会主义模式初期的一种体现,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不承认市场的作用,采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列宁等领导人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空想错误。由此可知,“它”
A.实现了农耕经济的复苏B.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为农业集体化创造条件D.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021-08-23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材料中的这一政策
A.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
B.确立了公有制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C.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
D.适应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019-09-29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