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7867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193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十年”。民营企业在纺织、矿业、交通、电力等经济领域占有优势。“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成立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的联合办事处,对金融实行国家垄断;同时通过资源委员会控制战争资源,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府片面扶持国营工业,国家资本入侵到面粉、火柴、纺织、电力、交通等民间资本的传统领地,并迅速占据优势。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复员接收,军工订货大部停止。很多民营厂家濒临破产境地。

——摘编自章立凡《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 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非公有制经济主要以个体.经济的形式存在,概念还未形成。中共十二大提出“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中共十五大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1999年将该论断写入宪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规相继颁布,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活动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摘编自冯辉《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晚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综合以上材料阐述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结合史实,分别说明在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我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的。

2019-08-11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市场经济“出了一些毛病”,其原因何在?“新政”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哪一经济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成效如何?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从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16-12-13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


(1)材料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
2018-12-1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