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83873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至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的“放权让利”时期。先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之后向全国范围推广,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的“产权改革”时期。“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为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目标。1997年国家为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调整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摘编自胡迟《国企改革:40年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并归纳其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国企改革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下半叶中西经济发展趋向

材料一   1950-1970年,联邦德国50家大公司的利润占整个工业部门总利润的比重由36%增加到50%。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拜耳公司营业额为32.6亿马克,20世纪70年代初为103.8亿马克,1983年猛增至408亿马克。菲利蒲公司年销售额为162亿美元,资产156亿美元,拥有34.3万雇员,成为超级垄断组织。联邦德国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数额一直在增加,这些公司组织拥有几十甚至数百家分支企业,在制造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理论界日趋激烈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之争影响改革开放局面的进一步打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明确肯定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1970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趋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要求:从材料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2023-05-12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政策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干预的主要方式。
2020-08-15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划时代著作《国富论》,批判了以往主张对商业活动采取限制与专利权的过时的重商主义。之后还有大卫李嘉图等人也提出了经济新主张,他们的学说被(反对者)赋予“自由放任”称号。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存在着一个自主的经济关系世界,独立于政府或政治。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的制约。……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自由放任学说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材料二   在大危机之后的30年代,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一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够成为主流?简单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的原因。
关键环节题组: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降到第五位,增长率直线下降。欧共体六国之间由于互减关税,实行了人员、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迅猛发展,远非英国所能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的重点也转向欧共体。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1961年9月英国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对欧洲联合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18-03-01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