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6 题号:1078676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人口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理论探讨,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一1641)。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他认为生产者人数愈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愈多,因而可以输出的商品就愈多。他还写道:“在人数众多和技艺高超的地方,一定是商业繁盛和国家富庶的",对技术、科学和工业发展最有利。

——摘编自吴忠观《人口科学辞典》

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提出了以“两个级数”与“两种抑制”为代表的人口学说。“两个级数”是指如果没有限制,人口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增加必然面临食物不足的问题。“两种抑制”是指抑制人口数量的两种不同机制:预防性抑制是通过限制婚姻(如晚婚)来控制人口增长;现实性抑制是人口无节制增长,直到不断增长的贫困导致饥荒、瘟疫等引起人口死亡率的上升。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使得经济学在当时获得了两个称号,忧郁的科学与可怕的学科。

——摘编自谭磊《试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马斯·孟人口理论的观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重商主义人口理论的不同之处,并做简要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英国的工会积极地帮助和组织本行业的成员进行移民,移民具有一定的规模。受当时社会上弥漫的移民思潮的影响,工会普遍认为移民能够减少行业内部的竞争,因而在面对本行业的危机时,工会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投向对外移民。比如陶业工会,18445月陶业工会内部成立了“陶业联合基金移民协会”,筹划移民的事情。1846年年末,失业人数剧增,尽管陶业工会本身的资金紧张,但是《陶工报》主编伊凡斯仍旧筹措了足够的资金送8个家庭总共40个人去美国的威斯康星,因为当时由工会组织的移民活动还比较少,所以陶业工会的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轰动。1847年年初,这些人启程准备去往美国,有人奏乐陪他们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从斯塔福德郡到利物浦的运河上,沿途站满了成千上万欢呼的群众,场面颇为壮观。移民的费用是巨大的,单靠工会本身向成员征收的微薄会费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不景气的年代。工会组织有时候向公众或者慈善团体请求捐赠……甚至联系移民目的地,而移民目的地缺乏劳动力,大部分时候会进行援助,像棉纺业、铁业、矿业等许多工会的移民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摘编自谭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叶英国工会组织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英国工会组织移民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5-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时代,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自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 亿
175019.213.11.630.97.28 亿
185022.78.15.135.111.71 亿
190024.97.49.024.916.08 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寻金热”的特点以及“寻金热”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欧、非两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
(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洲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6-01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英国 厂对于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者”并没有吸引力,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使农民宁愿乞讨或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愿到工厂做工。工业革命中后期,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保证工资、普及中学教育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容易。19世纪上半叶,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0余万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由于失地农民的压力,英国政府主张将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1846-1850年英国每年向殖民地移民19.9万人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时间人口迁移方向人数(万)目的
19501969年底上海外迁137.73支援外地建设
49541956年底黑龙江北大荒37垦荒
19541957年底新疆建设兵团31屯垦戍边

——整理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

材料三1990年代开始,中共中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教育部先后设立了多项基金和奖励计划,先后资助或支持了两万多名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教育与西部地区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先后组织归国留学生赴西部从事学术、科研与创业活动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国政府大力投资和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迅速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精英回国发展。至2018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5194万人,创历史新高

——摘编自吴瑞君、陈程《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趋势及引才政策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近代人口迁移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作用。
2021-07-02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