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819243
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至康熙六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机户、机业的出现,促使一批工商业市镇的形成。这现象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体
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新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B.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C.苏州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
D.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19-04-23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清之际,中国专制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也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社会因素和现象。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有
①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长篇白话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
③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明初废除沿袭千年的丞相制度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0-11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了两项政策,一是取消轮班匠制度,二是推行“一条鞭法”,前者使工商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赀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工商皆本”的思想被社会接受
2018-09-29更新 | 3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