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0825990
“农民个体经济是一种小生产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的自由发展,使社会产生了分化现象,同时农民进行分散经营,也会发生许多困难。因此,要避免过大的分化现象出现,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克服困难,迅速地增加生产,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实行“八字方针”的调整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普遍建立人民公社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3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依据这一观点,建国后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联产承包
2019-08-24更新 | 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019-06-1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