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108263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文勋、张锦鹏的《“市民社会”抑或“富民社会”——明清“市民社会”说再探讨》中写道:明清“市民社会”论是颇具冲击力的一家之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异质特征——经济转型、市民阶层兴起、思想启蒙运动、公共领域活动以及大众意识兴起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市民社会”之说

吴铮强的《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述评》中则指出:中国古代市民的政治能力是低级的,在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古代市民阶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社会”两元格局中的“市民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清史实,根据你对“市民社会论”的看法,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知识点】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17-03-01更新 | 41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所闯入的外来者具有两重性:其一,它是入侵者,它对中国权益的不断侵犯和夺取,使中国失去了诸多主权,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其二,它是较农业文明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传入者。历史上,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中原文明曾经多次同化了征服者。而此次,面对着更高发展阶段的文明,中国社会丧朱了数千年来未曾丧失的文化优越感,面临着如何向入侵者学习的问题。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12-23更新 | 3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变”的意义上,“历史是古老的,又永远是新陈代谢的”。因此,说“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变”,近乎数典忘祖,是不明乎中国既有变易的高明哲理,其社会变之微、之渐,历代都在进行,此中每每深藏着数千年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故能数千年屹立而不亡。然而中国古代的变易观与近代由西方传入的进化论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显示出的正是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质的区别。“变易”的图式是“循环的(同心)圆圈”,呈封闭型,六道轮回,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故靠自身走不出中世纪。“进化”是“基因变异”,“新旧不断起承转合”,其图式是不断上升的螺旋,呈开放型。这就是为什么外因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0-30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