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0855263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中国人经常会提及和谐……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很强调规避极端,所以“中庸”之道在中国很流行。……在中国文化中,强调向他人学习,……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也都在相互地学习、创造性地吸收。……在中国的文化中,中国人民非常辛勤地工作,这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性格。

﹣﹣[美]霍普金斯《世界将受惠于中国文化(新语,汉学家看中国文化)》

材料二 宋明理学曾在启蒙运动时期被广泛推崇,伏尔泰就曾指出,“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他们帝国(中国)的组织,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是最广博的王国”。当然,伏尔泰为了达到反对宗教神学的目的。对中国文化和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赞美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就其结果而言,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极度赞美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倒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美]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材料三 2004年全世界只有7所孔子学院,到2011年8月为止,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473所孔子课堂,其中美国和日本分别建立81所和13所孔子学院。由于数量增加突飞猛进,也被称为“孔子学院”现象。

﹣﹣周玮生《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孔子学院的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霍普金斯所认为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道佛三教“相互学习、创造性吸收”所形成的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分析持此态度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孔子学院的创办有哪些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学院”现象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思想的追随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但是他们就个人而言都未取得成功。……到底什么时候变革统治者才是合法的?废掉现存的王朝之后,怎样确定谁是老天指定的继承者呢?孟子的答案是聆听“人民”的呼声……,这种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长河。
——【德】艾伯华《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建立太学,……太学把儒家学说——此时唯一已经发展到足以提供严格的知识训练的文化传统——作为基本课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学派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宋朝的儒家学者从佛教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由于他们的思想既反映了佛教的影响也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因此以新儒学而闻名。……在中国,新儒学……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观念。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主张君主应该实施怎样的统治,其思想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3)据材料三,宋代的儒学“新”在何处?分析说明20世纪初儒学的地位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冲击
2016-12-13更新 | 1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尊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邻里亲属缺食者,应拨出稻谷借给他们,秋后收还,勿收利息。既仕,必时刻以报国为己任,奉公勤政,抚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于民……”理学将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口号,变成价值信仰,反映了宋明时代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理性主义、求真务实。理学家“格物穷理”的思辨方式和学术追求,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探索规律;由张载、王安石等思想家发展起来的唯物论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新奇的自然现象。

——摘编自周建标《宋明理学中的精华部分》

材料二   他们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要用民主和科学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根据历史和现实生活,他们指出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这些封建老教条是 “奴隶之道德”,是同“今世之社会国家”根本不相容的。他们把打击的矛头直指封建时代的圣人孔子,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道德建设的内涵,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强调新道德的原因。
2020-01-13更新 | 1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基因和政治文化传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20世纪以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西方思潮先后传入中国,也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20世纪上半叶,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建国。

——寒竹《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材料四     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到了宋代走向“精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具有怎样的阶段性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理论成就?
2020-12-30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