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0859717
20世纪初以后,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强大,开始谋求改变旧的世界体系下的制度安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关于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十四点”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殖民地民族自决的原则,并力图把其作为处理战后殖民地问题的一项政治原则。

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等殖民大国强烈反对把民族自决原则应用到自己的殖民地。威尔逊希望促成国际联盟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的计划来改革当时的欧洲殖民体系。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一些尊重民族自决权的原则。

1942年,罗斯福总统明确指出,欧洲殖民帝国应该被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国际托管区组成的体系所代替,应该置于美国与大国同盟以及一个确保世界安全的组织监督之下。但那些拥有殖民地的国家做出了防御性的反应。

到“二战”临近结束,出于广泛的政治、军事以及战略等因素的考虑,美国在世界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日趋灵活和现实。

50年代后,美国政府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以减少国际社会尤其是茶联等反殖民主义国家的谴责。

—一据孙建党《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一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简要概括美国在世界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并评析其演变过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2条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于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二)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将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任务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按照凡尔赛条约,德国的一切殖民地都被它的这些敌手夺去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都沦为奴隶。结果是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正因为如此,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因为整个地球上受奴役的十分之七的人口已经忍无可忍,他们渴望有人发起斗争来撼动这些国家。

——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19201015日)

材料三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材料五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所以现在我们有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尼克松总统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并说明该体系不能长久的原因。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这一格局存续期间,国际关系的总体概况如何?
(3)据材料五,指出从二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2022-12-19更新 | 2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 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都调整了国际关系,形成新的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世界需要按照新的力量对比建造新秩序。巴黎和会重建了欧洲的秩序——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暂时建立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华盛顿体系。在巴黎和会上还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尽管这个组织在产生的时候就具有先天的缺陷,在建立后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但作为第一次组织国际机构的尝试,它为以后建立类似的组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公正性酝酿着它的不稳定性,在仅仅存在了二十几年后,就被德国再次发动的世界大战所打破。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     )。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理战败国时,他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50年间,(     )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     )之比较》

材料三: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针对21世纪的新特点、新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多次提出要确立新的全球观,加强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对人们认识人类文明的走向无疑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

——摘编白李景治、林甦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的“天生的缺陷”是什么?“以后建立类似的组织”指的是什么?它怎样完善了国际联盟的缺陷?
(2)材料二中,     处国际新秩序指的是什么? 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进步性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2024-03-27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当俄国作家扎米亚金在1920年撰写他的小说《我们》时,他想象了一座城市,经历了200年的世界大战而幸存下来。这座名叫“联合国”的城市,被“大恩主”及其卫兵统治着,致力于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他们下令说,个性妨碍了全体人民福祉的实现,个人需求和情感必须服从理性,而他们垄断着理性的阐释。小说主人公曾短暂地梦想过拥有私人化的爱情和个人思想自由,但他很快被指控为有病。“我们”压倒了“我”。他有意极度夸张的描绘那个社会,随着总体战和革命让国家权力不断增加,国家权力以此前时代做梦也想不到的程度压倒个体。西方也是如此,战争的胜利并不是威尔逊曾经希望的民主制度的胜利。民族主义激情已被激起,对一些战争老兵和政治领导人来说,它是黩武精神和暴力的一次预演。强化本国力量和荣光的需要是它的正当理由,战后是按照黩武的、威权的模式重塑他们的国家,检验这些新技术和新信仰的时间。

(据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作家扎米亚金在小说《我们》中表达了哪些政治诉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战后世界局势逐渐向黩武方向演变?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认识。

2017-12-04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