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09572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流传至今的大量优秀家风、家训,家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明清时期,上至帝王显宦,下至普通百姓,多有家训问世。明代家训纷纷引用朱元璋亲制的《圣谕六言》,特别注意要求子弟修身养德,“做个好人”,“学而优则仕”。同时还有宣扬勤谨、诚实等商德准则的,比如清代官商胡雪岩的“五字商训”。此外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记录手工艺和科技的家训。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等

材料二   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以其严格的家风著称。在他写给家人的115份家书中,谢觉哉常教育子女:“我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也希望你们这样,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你们的培养。”建国初,儿女们得知父亲做了“大官”,希望得到一些“照顾”,到城里工作。谢觉哉写信告诫说服子女们,在农村老家搞好生产生活,安分守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谢老的家书,反映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红色家风”。

——摘编自郝建良《做官就要做“焦官”——从<谢觉哉家书>看家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家训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今天建设家训家风的社会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通过家庭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家国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氏祖训箴规》对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居家思俭,不要嗜利忘义;子孙为官者,凡遇民间诉讼,必当理性判断,不愧为良吏;读书明理,做一名谦谦君子。

——摘编自《孔氏祖训箴规》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三   越南家训文化源自中国。在传入之初,儒家的伦理规范使能释读汉文的世家大族形成一个独特的儒士群体。而真正将家训文化和儒家伦理道德在越南的传播推向深入的,则是喃文版(越南语)家训及其与童蒙教育的结合——面向普罗大众的《训俗书》,对越南民间的风化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耿慧玲《家训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家训文化对越南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家训文化的现实价值。
2019-03-27更新 | 3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二   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哪怕是妇女团体采用冲击国会等“战斗”方式,政府依然毫不退让。1914年,欧战爆发,妇女亦全面参与到战争当中,从舆论宣传到工厂工作,从办公室到战地服务,感动了长期对抗妇女参政运动的反对派。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选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三   新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

1949年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1953年《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后于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
1992年全国七届人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况指出20世纪初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新中国妇女解放过程中政府作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4)综合以上材料,请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2020-04-03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
(2)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2019-11-21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