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 察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1003755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据此可知,汉朝察举制(     
A.依然是官僚贵族世袭制B.削弱了贵族身份世袭制
C.大大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有效抑制地方豪强势力
【知识点】 察举制 察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西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实际上只问才能,不问政治。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由此可知,察举制
A.强化了宗族宗法伦理秩序B.使贵族政治逐渐得到形成
C.易导致官僚集团形成派系D.确立了新的选官任官制度
2019-12-26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汉武帝中叶以后,在地方官的任用上进行了籍贯限制,到东汉时发展为“三互法”:甲州人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婚姻之家也是如此。例如史弼是陈留考城人,其妻是山阳巨野人,朝廷任他为山阳太守,他以三互法为由,转拜为平原相。汉朝对地方官籍贯的限制
A.有效防止了汉朝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B.目的是为了从政治上削弱诸侯王国
C.由于禁忌繁密而可能导致选用困难
D.从法律上禁止了官员任人唯亲
2019-09-20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表是三国曹魏时期通过察举入仕的社会成分统计,据如表可推知,曹魏时期
项目高官贵
戚子弟
中级官
僚子弟
下级官
吏子弟
普通士人合计
汉代官僚名族子弟23.9%8.7%13%10.9%56.5%
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8.7%8.7%2.2%23.9%43.5%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存在
C.阶层固化现象相当严重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
2021-07-1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