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110155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唐安史之乱后,元和年间(806年——820年)10道所属府、州、县的具体数量表


——摘编自《新唐书》卷38至卷43

材料二   1978年全国小城镇仅为2176座,至2000年则猛增至20312座,表明有近90%的小城镇是在1978年之后出现的,平均每年增加820个以上;以中、大、特大城市为例:从1978年至2003年,全国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从59个增加到213个.50万至1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以作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最高形态的城市群为例,目前已纳入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排名榜、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已达15个,依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丰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源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哈尔滨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合肥城市群。

——摘编自刘士林《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府州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 城市化进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去甚远,它是在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中展开的,也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的。它既没有形成城市工业化的强劲拉力,也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巨大推力。西方是“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业吸收到工商业方面来”,中国则是农村经济的衰败把众多的农业人口排挤到城市中来;西方是城市的拉力强于农村的推力,中国则是农村的推力强于城市的拉力。

——摘编自行龙《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材料二   1978~1998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示意图


——据许成安等《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2)从材料二中提取1978~1998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3-12更新 | 3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最德镇的制瓷业……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炉趁织为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三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是从什么视角(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试分别从全球史观和文明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

(3)结合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期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有何启示。

2015-01-20更新 | 5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的大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使长安成为各种文化展示的舞台,呈现出一派“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学习范例:

这是某同学学习的过程观察下图,获取相关信息:“长安城布局左右对称,呈棋盘形状”;形成认识:体现了当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高超技术



(1)请阅读材料一,依照学习范例,写出你获得的信息和认识。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以来英匡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材料三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是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并且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上海、天津、汉口等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下图是近代上海城区变化图


说明:1旧日城区2英租界3.美租界4.法租界5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发展形成)


(3)根据上图,概括1846-1900年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021-04-1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