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11085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共计260卷。起自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1836年6月10日),许乃济奏请驰鸦片烟禁,迄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清廷下令捉拿报纸商陈言止。综计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凡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匀结镇压太平军情况、沙俄强占中国东北土地,以及教案问题、租界问题都有记载。《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朝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的汇编。

——据故宫博物院网站资料整理

材料二   《筹办夷务始末》在1930年代初期被广泛利用。当代史学名家费正清因为参加一次该文献的宣告会而作出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决定;1953年何炳棣见到费正清时还恭维地说,“您是继蒋廷黻之后举世第二位学者研究引用《筹办夷务始末》的”;哈佛大学外交史名家韦布斯特也据该文献来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引用了《筹办夷务始末》的史料,大学里教授“中国外交史”课程的教师也把该书列为参考书目;也有燕京大学生的学士论文题目为“筹办夷务始末指南(咸丰)”。

——据【美】裴宜理、陈红民主编《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列举《筹办夷务始末》中对晚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个事件,并简要陈述理由。
(2)1930年代是民国近代化发展加快的时期,知识界对国家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期待。请从该视角谈谈你对1930年代初期《筹办夷务始末》被广泛引用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先秦时期两部著作——《墨子》与《山海经》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煤炭。记载虽并不详细,但史料价值极高。《墨子》中把煤称为“每”(明代有人把每加上火字旁,写成“烸”把煤称作烸)。彼时在战争中,可以利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烟幕制胜。《山海经》一书中把煤炭称为“石涅”,这个名字与煤的特征较为接近。此书明确指出煤炭赋存地、赋存方位以及与某些植被的关系。在矿业管理上,我国周代已出现“仆”(矿)人这一称谓,并明确了其责任范围,说明已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煤炭采挖技术上,可以借鉴已经较发达的金属矿开采技术。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媒炭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只是到了1718世纪才开始落后于西方。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煤炭技术进入近代发展时期,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中的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和“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建立了批近代工业,这些军用和民用企业都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为了满足近代工业用煤的需要,洋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采媒技术,兴办新式煤矿,所谓新式煤矿,即使用机器的煤矿。在当时,新式煤矿仅仅是在提升、通风和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而其他生产环节仍然主要靠人力或畜力。

——摘编自周岩、胡茹《中国近代煤炭开采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煤炭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煤炭工业与古代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煤炭生产技术发展的因素。
2021-06-24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企业的兴衰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材料一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认为甘肃有毛织品的原料,自1876年筹划在兰州创办织呢局。当时有人提议将工厂设在汉口,交通方便,可把原料运至汉口,便于销售。而左宗棠认为自己管辖甘肃,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因此投资银20万两,与上海德商泰来洋行商定购买全套设备。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到1880年5月全部运齐。兰州织呢局于1880年9月开工。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以细软羊毛为宜,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兰州地区水源不足,水中含盐量高,影响呢料的漂染质量;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工人多是兵勇,只关兵饷,生产效率很低。至1881年初,织呢局的设备利用率不超过1/3。截至1882年8月,织呢局共生产粗细呢绒1500余匹;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1883年织呢局锅炉爆炸,终于停工歇业。

——摘编自吴迪《中国纺织工业历史上最早的印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概括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兰州机器织呢局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4)据材料三,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2019-12-19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
(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结合材料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2011-05-18更新 | 4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