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启蒙运动 > 法国的启蒙思想 > 卢梭的主张和作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111500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契约思想是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

——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材料二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据材料二,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

材料三   在社会契约论看来,国家只不过是一种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契约确立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和被统治者的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现代宪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实际上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的一项契约。因为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社会契约的维度》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精神在现代国家建构中是如何体现的?综上,谈谈契约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尤其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没有它的雕塑、绘画、建筑、诗歌、哲学、戏剧等等!于是,人们开始追思古代的文化了,这样,就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精神上的满足”的深刻内涵。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哲人”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材料三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法国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018-01-08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教育理念,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传统的学塾成为儿童的牢笼,儿童则把夫子视为敌人,易形成儿童的反抗心理。他将儿童比喻成草木,提出顺应儿童性情,肯定了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并以“习礼”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王守仁说:“凡授书,不在途多,但贵精熟。”儿童读书贵精,当量力而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居官文人,将儿童教育作为统治者实现“下学上达”目标的便捷途径,广泛宣传治.国安邦之道,使社会成员从小就自觉接受建立在理学基础上的伦理道德教化。

——摘编自殷文洁《王守仁蒙童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快速发展,但人的自然属性却在社会变迁中遭到破坏,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原有的和谐被破坏。因此,卢梭对人的自然本性加以探讨,发现了儿童这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秉持“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开创西方儿童教育研究的先河。他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儿童是天性善良的、自由的和感性的存在。教育者要遵从儿童作为人的本性和儿童的本性,使其顺其自然的发展,同时儿童是具有尊严和权利的独立个体,所以成人不能剥夺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天性,从而使儿童的童年价值得到充分的保证王。

——摘编自李舒静《马克思与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1-06-09更新 | 3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来,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下的教育,是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一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念。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卢梭在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政治理论上的贡献。
2022-01-25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