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巴黎和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 题号:111539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甲年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亚国际政治格局中已经是一个重要角色了。“二十一条是日本意图谋求在华霸权,妄图将中国变为国中国而制定的,巴黎和会上对于中国青岛问题,和会的实际权力机构“四人会”曾一度给出数种解决方,但均不符合日本加从德国直接接收青岛的意图,日本甚至以不会在国联盟的上签字、退出和会相威胁,最终威尔逊向日本作出让步……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十四点”的评价似乎预示着成威尔逊之行的艰难,他说:“我们打破了上帝给我们的十诫,而对于威尔逊的“十四点”,我们要走着瞧。美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态度和克里孟梭是一致的……新旧势力之间在对中国青岛问通上的分歧表现得特别明显。随着斗争的深入,尤其是日本在关于青岛的主张中拿出“五国谅解”,威尔逊为了与列强妥协而不得不牺牲掉中国的利益。在威尔逊看来共产主义可能横扫欧洲,在这种情势下把日本留在国联,从而维护反苏,反革命活动的帝国主统一战线,是威尔逊当时全球视野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刑西敬《五四运动的国际政治背景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推行其“十四点”过程中的态度转变。
【知识点】 巴黎和会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许多体育赛事历史悠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社会进步的记录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371日,巴黎举办了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此后,除开战争年代,这一赛事在每年的7月都会举行。几个现代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项欧洲最漫长和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闲暇和娱乐观念的转变,(男子)大众体育比赛组织的完善,大量发行的报纸的竞争,以及线闸、自行车齿轮以及橡胶轮胎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环法自行车赛(TOUR)直接起因于两家巴黎周刊《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竞争。《汽车》周刊的出版商亨利·德格朗热正力图打入自行车市场,但因为他把周刊改名为《汽车与自行车》而遭到起诉。作为回应,他举办了环法自行车赛。他目睹了《汽车》杂志的发行量迅速增长,而《自行车》的发行量一路萎缩直到最后湮没无闻。 在1936年退休前,他一直是环法自行车赛的赞助人和主办者。

经过数十年的完善,环法自行车赛才最终定型。以前,比赛的路线经常发生变化。1906年后的五年里,比赛线路延伸到阿尔萨斯;路边观众人群开始高唱《马赛曲》,德国政府便不再允许赛事经过阿尔萨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环法自行车赛开始成为一项国际性赛事。

——摘编自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结合材料,说明环法自行车赛为什么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2)编写一幕发生在1920年参赛选手之间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当时世界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1-05-05更新 | 3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

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材料二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

(1)材料一中,美国发起的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为什么美国要邀请中国参加这次会议?美国在这次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3)材料二中所谓“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这次会议的实质。

材料三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APEC成员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3%,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3%。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华盛顿会议和堪培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018-02-20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1937724, 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941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

材料三 《报知新闻》的社论《天赐良机终于到来》(1941129日晚报)说:“残虐无道,掠夺瓜分世界,地球上人类应当共同拥有的财富与资源的80%被他们占有。恬不知耻的英美,竞进一步把魔爪伸向了东亚的最后一块肥肉--中国大陆。国民,奋起吧!国民,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3)依据材料三指出该社论对太平洋战争起因的认识。对此,你有何评价?

材料四   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政府逐渐抛弃了“孤立主义”, 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5月,美国宣布为英国军舰护航,实际上参加了对德作战。但在亚洲战场上,虽然美国宣布对日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并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并未直接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仍然是孤军备战。面对美国的禁运,日本展开和平攻势,大肆宣传要谈判解决美日矛盾。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者竭力鼓吹对日议和。罗斯福政府制订了先欧后亚”--先集中力量打败德意法西斯、然后再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但是1941l2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顷刻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销场匿迹先欧后亚战略也宣告失败。


(4)依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后影响美国迟迟不参加对日作战的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对美国国内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0-08-0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