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111987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的成长、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方法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等,“圣人之性”是善的,善者为圣贤,无需教化而成德;“斗筲之性”是恶的,恶者为盗贼,是教而不化,必刑及之人。但这两类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这些人的本性是纯朴的,但需经过教化才能成善。他主张“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使整个社会“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摘编自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

材料二“良知之学”的目的在于“人之学为圣人”,即使“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使学者为圣人”就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上强调“明(人)伦”、“德教”,“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王阳明还十分重视民风教化,力图通过礼乐教化的手段,使民众“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

——摘编自王军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实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为圣人”的主要途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董仲舒和王阳明教育思想有何时代价值?

2017-11-10更新 | 1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   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朝时期,王阳明更是继承宋代思想遗风,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理学。龚自珍、林则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否定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张召宁、吕耀鹏《儒家思想的变迁及其认识》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但绝不是‘非儒”’。这种既不抛弃传统又在器物层面上实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还是“蕴含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

——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宋朝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其对儒学态度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思想凸显时代矛盾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当下应如何看待儒学?
2020-08-1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
2018-09-30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