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1217098
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王猛,字景略,汉族,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乐)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王猛出身贫寒,博学好问,善于谋略和用兵。他深得苻坚赏识,仕致前秦宰相。他不畏权贵、抑制豪强,严惩不法的氏族贵族,整肃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规定各级官吏要如实推举人才,推荐得人者受赏,推荐不当者受罚,故虽是宗室外戚,如无实际才干就不能做官。他提倡儒学,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前秦建元六年,他统兵消灭前燕,为统一北方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很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由于采取了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前秦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建元十一年(375王猛去世,谧号“武”。他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月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猛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猛取得功绩的原因。
2020-01-11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在1571年加入耶稣会,1582年来到澳门学习中文。他具有惊人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并且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创造了罗马拼音体系,并把《四书》翻译成为拉丁文。几经挫折之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终于得到明朝的允许定居北京,并在北京建立天主教堂传播天主教。他确定了“合儒”、“补儒”、“超儒”的路线,尽量附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天主教的教义。他把“上帝”翻译成为中国人所崇拜的“天”,所以他所传播的宗教被称为“天主教”,神学被称为“天学”。他在广东时穿佛教僧衣,到北京后则穿儒服,排斥佛教和道教的“偶像崇拜”,但是并不排斥对孔子和祖先的崇拜。他尽量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打动中国的士大夫学者,然后在交往中渗透宗教观念。不过利玛窦的传道方式并没有得到罗马教廷的认可,埋下了康熙年间中国政府和罗马教廷决裂的伏笔。利玛窦将《万国舆图》介绍到中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五大洲之说。他在晚年把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写成记录,几经翻译整理之后,成为今天可以看到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本书回顾了利玛窦等人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反映了从西方人角度所看到的中国的面貌和文化精神。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传教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
2017-11-03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许衡(1209-1281),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金元鼎革纷乱之际,他以“建皇极,立民命,继绝学,开太平”为己任,在京兆的郡县广办学校,并从笃实践履的角度阐释理学。他的弟子“彬彬辈出,致位卿相”。许衡为元廷定官制,立法规,造历律,提倡行汉法,重农桑。在他的影响下,元中期仁宗恢复科举;文宗大兴文事,整顿吏治,编纂《经世大典》等。时人认为“我元之宏规,有非三代以下有国家者之可及矣。”许衡去世后,元廷追封其为魏国公,“诏从祀孔子庙廷”。

——据周少川、罗或《许衡的政治实践与政治主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许衡成为一代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许衡的历史活动。
2019-12-25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