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0 题号:11313821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和平来之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材料二亲爱的朋友:

我的朋友们一直敦促我为了全人类写信给您。但我回绝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感觉自己无论写什么信

都很鲁莽。然而事实告诉我,我不该多虑,必须不计后果地提出我的呼吁。很显然,您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无论您眼中的目标有多么宝贵,您都非要为了那个目标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您可否听取一个刻意避免战争,但依旧成绩斐然的人的建议?总之,如果写信给您有所冒犯,希望得到您的原谅。

您依旧诚挚的朋友,莫罕达斯·甘地

  1939年7月23日

材料三总统先生:

最近,费米和西拉德两位教授曾把他们的一些研究报告,以手抄本的形式送交我们。这些报告使我们深信:不久的将来,铀将成为一种新的并且是极为重要的能源。根据目前某些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及时警觉,同时,在必要时得采取迅速行动。因此,我认为有责任提醒您注意下列的一些事实以及我的劝告。

……政府行政机构与在美国致力于链式反应研究的科学家之间,最好能有一些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意“维护铀矿在美国的供应”。加速实验工作。

——《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1939年8月2日)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原因,并全面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请指出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致信的对象,并辩证分析甘地在该信中的建议。
(3)根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致信美国罗斯福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以上问题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末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我们在1941年就宣布给予叙利亚独立。只是由于我们仍是托管国.还有防务和维护秩序的责任。敌人的蹂躏及其后果,使精疲力竭的法国丧失了昔日的力量。而英国依靠封锁、海上霸权和对运榆的垄断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完全控制了东方国家的贸易。早在雅尔塔的交易中,丘吉尔就从罗斯福和斯大林那里得到在大马士革为所欲为的自由。1945年5月28日。我们在大马士革的所有部队驻地都受到了暴动群众和由叙利亚宪兵组成的部队的攻击,他们配备有英国制的冲锋枪,机枪和手榴弹。我在6月2日公开提出,叙利亚问题必项全部提到法、英.美.苏、中五”大国”会议上解决。我们的提议无疑地遭到了英美两国的断然拒绝。至于将来。我毫不怀疑,我们的老”盟友”在地中海东岸国家所支持的骚动,将在整个近东发展成反对这些笨拙的魔术家的浪潮。

一摘编自【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1)根据材料分析1945年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叙利亚问题形成悬案的影响。
2020-01-18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14月,罗斯福总统曾多次高度赞扬英勇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的时间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器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军。”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顽强和勇气,“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又说,“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持和平和繁荣的适当作用。”罗新福的讲话,博得美国人民最热烈、发自内心的掌声。1942年,接受民意调查的人中,有80%到86%相信。中国在战时和战后可以可靠地同美国合作。

——摘编编自刘结勤、杨生茂主编《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对中国人民抗日言论的历史作用。
2022-06-03更新 | 2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发起进攻,作为下一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为早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苏军统帅部决定将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先后投入约兵力10万余人、坦克500余辆,最终苏联大获全胜,日本和苏联签定了停战协定。战役结束后,苏联政府判定,日本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于是驻守远东的苏军被调往欧洲。诺门罕战役后,一贯骄狂的日军对苏军产生了心理障碍,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不久日军便奇袭珍珠港,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使大战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军在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

——摘编自(苏)朱可夫回忆录《回忆与思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取得诺门罕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门罕战役的影响。
2019-04-2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