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1140150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防务问题进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1954年3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地区集团以向共产党国家施压,防止在越(南)法军士气崩溃,并强调这种地区集团的威慑性质以及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思想。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英国在东南亚条约组织问题上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1954年9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八个国家在马尼拉召开会议,签署《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美国参议院及对外关系委员会以14∶1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条约及其议定书。缔约各方对该组织的成立都表示满意,英国认为该组织可以保卫马来亚和香港,澳大利亚认为美国第一次承担了保卫“一般意义上的东南亚地区”和“一般意义上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的义务。对于巴基斯坦等亚洲成员国来说,虽然在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风险,但它们有望因此获得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但该组织在1960-1962年老挝危机中无所作为,以及由此导致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使得该组织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衰亡。

——摘编自刘雄《老挝危机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衰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苏联希望同美国达成以互利为基础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协议。尼克松同毛泽东主席进行的“世纪性首脑会晤”后,苏联意识到它经不起在两条战线上遭到攻击,一直想驱散“一个噩梦——美国和中国建立针对苏联的轴心的可能性”。访美期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等人进行了多次会谈。会晤结果,双方签署了“厚厚一套文件”:《苏美联合公报》《苏美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苏美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苏美农业协定》《苏美关于世界海洋研究协定》《苏美关于运输协定》《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总协定》等。美苏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极力渲染会晤的“友好”气氛,宣扬取得的所谓“成果”。然而,世界舆论却颇感担心。有报刊指出,这些协定“绝不意味着双方基本斗争的结束。这种斗争是由于对立的思想、信仰,对立的历史结构所决定的。两个大国的接近没有使斗争停止,而只是使斗争改变了形式。”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第十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列日涅夫访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列日涅夫访美的影响。
2022-04-08更新 | 1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   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阶段
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2022-05-16更新 | 3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冷战史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
1950-1990年代)

突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性作用,认为冷战意味着美苏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不承认对方领土主权、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20年冷战史研究
21世纪以来)

冷战史既是美苏史又是全球史。研究冷战时期美苏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冷战史仅仅作为美苏史的一部分,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冷战研究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主导叙事。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做需要将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等命题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传统冷战史标准叙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史学和近20年冷战史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新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给冷战时期的中国划分历史阶段,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022-04-22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