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走向联合的欧洲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1143106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削弱,唯独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据资料显示,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这种一枝独秀的压倒优势,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材料二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加上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容易向着共同的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同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其他区域性组织或集团的发展相比,当它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培养成员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认同感时,欧洲国家的共性似乎就成为它们走向联合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为了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指出“欧洲国家的共性”有哪些?二战以来欧洲在经济方面走向联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法国人和中国人最好能对世界上的问题交换一下看法。您应该特别提醒中国人,我们是个自由的大国。我们是一定要独立于美国的,而美国对我们的态度也是领悟的。我们对美国不承担什么义务。至少,大西洋组织正在一点一点地空有其表,不复具有其原来的意义。当然,(法国)同美国的关系还是好的,限度恰在于美国更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对于俄国人,也同样适用。我们对他们没有义务,我们是自由的,但是关系已有改善。所以,在我们同中国的对话当中,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立场交代明白,明确申明我们的独立性。……民族主义是戴高乐哲学的核心,抽掉了“民族”这个基本要素,也就无所谓人们习称的“戴高乐主义”。

——摘编马纳克《远东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初法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同时简要评价这一思想。
2021-10-27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联合”是一个古老的观念,一般认为自中世纪以来,这种观念就一直存在于欧洲各民族中。到了20世纪,欧洲联合开始有了实质性动作。……1949113日,阿登纳发表了“破冰解冻”演说,表示德国要与法国重建友好合作关系。为了回应德国主动伸出的橄榄枝,法国外长舒曼采纳了后来被称为“欧洲联合之父”莫内的建议,与1950年提出将法德等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机构控制下,史称“舒曼计划”。

——引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二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会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9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舒曼计划”得以实现的史实及意义,用一句话概括“欧洲联合”的一系列“实质性动作”所折射出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万隆会议达成的体现“和平共处的原则”的文件名称,分析材料二《宣言》发表的背景。
2020-12-17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
2019-01-01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