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144814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立特轰炸东京后,在军队官僚体系的不断促使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得已决定在缺少“瑞鹤”“翔鹤”两艘作战航母与大量舰载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情报局在盟国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成功破解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并且因此得以完全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19425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召回了在太平洋所有可用的航空母舰以及正在珍珠港进行大修的“约克城”号,准备以三艘航空一母舰为主力,伏击前往中途岛的月本舰队。美军确定简洁有力的战术规划让中途岛与各舰队指挥官有着充足的指挥权与自主权,航母和作战飞机的行踪都让日军很难抓住规律。日本人本来为侦察美军舰队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却全都成了摆设,最终南云忠一的航母编队为了躲避美机轰炸而不得不反复规避,队形混乱,导致三艘航母最终躲闪不及,先后中弹。“飞龙”号随后的反击虽然让美军“约克城”号重创,然而自身也被美机击沉。中途岛一战日军损失四艘大型航母一,日本帝国海军疯狂的扩张势头被终结,向世人证明了日军已经后继乏力。此战之后,美军掌握了太乎洋场主动权。

——摘编自《决战中途岛》


(1)根据材料,简述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两个月后,即1941年8月14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在这一宪章中,他们以理想主义的措辞宣布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原则,1942年5月,英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互助条约,6月,美国和苏联又签订了《美苏租借协定》;这两个条约是同盟国合作的具体表现。合作的另一个表现是1943年8月苏联人决定解散他们为推翻世界资本主义而于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同盟国战时合作的另一结果是1943年11月成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这一国际机构紧跟在军队的后面,向已被解放的国家提供各种救济,直到新的国民政府能负起责任时为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同苏联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同苏联合作的意义。

2017-05-19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6月,德国击败了法国并迫使它签订停战协定。这样,在西欧只有英国一个大国继续从事反对德国的斗争了。英国虽国力衰微,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及人民誓死抗德的坚强决心,都是德国不能忽视的。因此,希特勒在法国败降后发动“和平”攻势,但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和谈要求,“和平”攻势破产。1940716日,德国颁布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完成战役准备的期限是815日,而计划的执行时间则一改再改。在19407月至10月底的英德空战中,德国损失了1733架飞机,而英国皇家空军仅损失了915架战斗机。争夺制空权的失败,使德国无法实施“海狮”计划。德国于1941622日发动了侵苏战争,这样德国的对外军事战略完成了西线攻英到东线攻苏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是希特勒德国敌视苏联,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和欲称霸欧洲的结果。

——摘编自杜明才、罗立《论1940年至1941年德国军事战略的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0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影响。
2022-04-22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阁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1)驳斥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

2016-12-12更新 | 7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