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11480725
1875年,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清政府仍坚持闭关锁国D.利用近代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同治年间,总理衙门官员志刚出使欧洲期间,有人问及“中国”一词的含义,他解释道:“国由列圣相传中道之国也,而后凡有国者,不得争此‘中’矣。”志刚此番.言论
A.维护了清朝国家主权B.表达了对欧洲列强的不满
C.体现了对传统外交体制的维护D.旨在消除中西政治的差距
2020-11-11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899年清政府接到参与海牙保和会邀请时,对是否与会有所顾虑,知悉中国是否入约有自由决定权后,“即派杨儒届时赴会”。1907年在第二次保和会议订公约期间,中国代表向大会声明“中国有不置可否之权”,亦“有随时陈议或请改之权”。这说明晚清政府
A.开始融入到近代国际社会B.完全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对外独立意识D.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2021-05-31更新 | 5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861年,有人以古代春秋列国的形势,清楚地比拟当时列强并立的世界,并提出加强外交的建议。此后,用中国历史知识中春秋与战国形势来解释当时国际现状者,不下十数人之多。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
C.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D.清廷认清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0-11-25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