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15466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あ,久而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蔤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百家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的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 ,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四: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儒家思想取得的胜利”
(3)材料三,“火于秦;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
(4)据材料四,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2018-04-21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朱熹诞生880周年》纪念邮票,由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设计。邮票主图为站在松柏之下、头戴儒巾、身穿儒服、眼神和悦的朱熹和童子在游学传道,背景是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以及武夷山局部风光。朱熹是继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故能“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形成儒学的成熟理论体系。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探究说明朱熹的“新儒学”主要“新”在何处。分析其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主张。其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2017-10-19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3)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4)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17-11-04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