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1630965
西汉学者董仲舒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于天子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董仲舒的思想自相矛盾
B.董仲舒的思想是服务于加强君权的需要
C.董仲舒的思想有制约君权的成分,是民主思想
D.董仲舒希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自圆其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孔子提出的“君名,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秩序,并未神化君权。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由材料可知,这一变化主要
A.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B.结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C.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
D.反映了儒学前后产生了矛盾
2019-04-29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A.“百家争鸣”B.削平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022-12-02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说明两人都主张
A.通过改造儒学以维系统治B.统一思想以维护国家稳定
C.厚今薄古以加强君主专制D.实行德治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020-10-27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