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2 题号:11776703
春秋战国之交,人们已发明了展性铸铁,如洛阳出土的空首铁镈(锄田去草的农具)和长沙出土的小铁臿(掘土的农具)就是用展性铸铁铸造的,这种镈和臿比青铜锐利、坚韧。这可以佐证当时
A.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B.粮食产量得到显著增长
C.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耕作方式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代田法B.高产农作物C.筒车技术D.稻麦二熟制
2020-11-10更新 | 4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时全国经济中心南移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耦耕已在上述各地推广
2016-11-21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一下提供的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⑴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⑵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⑶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的改进
⑷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⑴⑶
2017-10-18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