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1784518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人类思想界的璀璨明珠。其思想内容和实践活动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山东曲阜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圣城”)。因为它拥有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因为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当年“杏坛讲学”的办学思想和主要教学内容各是什么?

材料二《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子曰: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摘自《论语》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摘自孟子《仁者爱人》


(2)钱穆先生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传承,汇集着教育家孔老夫子及其众多弟子的治国修身的宝贵思想。请你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孟之道”的思想核心(核心内容)是什么?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将为束制民意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将为野心家利用之宪法,非为平民百姓日常享用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3)请利用材料三中李大钊的观点与鲁迅先生的观点概括指出: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孔子及儒家传统道德受到了猛烈抨击,甚至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表明前期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历史局限?

材料四东方圣城网讯:今年是孔子诞辰2568年,第34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将于9月份举办。今年文化节的主题为“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主要活动有,927日晚将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剧场举办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今年仍将在开幕式上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少年孔子奖”获奖名单,向获奖代表颁奖并赠送孔子像。丁酉年祭孔大典将于928日上午在曲阜孔庙举行。中国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该活动主要以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一节日在加强儒家文化挖掘与保护,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孔子……在意识和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对促进当今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陈独秀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钱玄同

材料二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陈独秀、李大钊等运动倡导者的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如何看待儒家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的追求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9-11-06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孟德治、礼治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即为君者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和礼乐制度,再推广至臣民。由汉至唐,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但其德治、礼治的思路仍然是自上而下的。由宋至清,儒家德治、礼治的思路则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理学的程朱派和陆王派,在理论方面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道德修养方法上都有区别,有时甚至势同冰炭。但是两者皆倡导“人伦日用”的儒学。所谓“人伦日用”,就是将日常生活及其实践注入了伦理的特质。

——摘编自聂春艳《论儒学、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与明清小说》

材料二   五四时期,有着留学背景的一批思想先驱者最先接受并在国内传播、张扬了人文主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吴虞等人就是这一“主义”的最积极果敢的倡导者。这些思想先驱者们奔走呼号,以唤醒国人之“人文觉醒”为己任。众所周知,这一被誉为“思想启蒙”的过程是通过《新青年》等阵地为中介的。当时主要方向是提倡“民主”以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科学”以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新道德”以反对儒家的“三纲五常”,倡导“新文学”以反对当时陈腐仿古的文言文和旧文学。

——摘编自李怡、颜同林《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规范要求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人文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0-07-28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现代化道路
有史家概括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时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
问题: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三个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制度层面”的原因。
(3)概括“心态层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