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1803462
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
A.科举成为晋升高官重要途径B.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选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D.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017-04-01更新 | 4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2021-10-27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下表,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4%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2018-12-04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