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1 题号:11805102
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并存着分化和统一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不同思想间的融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既是思想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使然,也和政治因素有重要的关联。例如荀子,他认为诸子等各有所见,但每个人反而都被自身的所见蒙蔽,因此不能见到别人之所见。譬如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却吸收庄子和道家的天论,而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另如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用拼凑式的做法把各家思想综合起来。杂家的作品并不是出于学者的设计,而是政治家的安排,贵族们搜集整理各家各派的思想,以备不时之需。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的这些趋势,为汉初的思想融合以及意识形态的最终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王博《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的趋势写一篇小论文,并从成因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3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

(1)平静和满足:人们放松对非物质价值观的坚守,变得越来越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

(2)幻灭和痛苦:当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性需求时,生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旧的精神权威被证明是假的。

(3)挽救价值观:他们的注意力被重新引导到人类生活的性质和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再次找到它。

(4)创造力时期: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生活有了新的含义,幻灭消失;生活再次变得可以忍受/宜人。他们是幸福的。

(5)平静和满足的状态:这一循环周而复始。

—整理自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19-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05-01更新 | 76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位学者,提出历史是由文化人创造的。他的理由较为简单:历史的进步即信息量的增加,而为社会提供信息量的当然是文化人。他的这种观点被学界称为“新英雄史观” ……就我今日的理解,文化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如何,直接取决于思想、观念之类的东西在历史中的意义如何。我在前文说过,经济因素虽不可忽视,但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观念系统。历史是人的活动,而活动的指向则来自于观念。

--启良《中国文明史》


请根据以上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用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层次清晰)。
2021-05-16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