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1 题号:11816201
《大明会典》记载:在京官,初入仕者,且令试职,一年后考,堪用者与实授,即正式任命;不堪用者降黜,量才录用。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扩大官员晋升途径B.完善考试录用程序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优化官员岗位配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
C.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
2016-11-27更新 | 2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
2021-04-26更新 | 12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
C.幕僚阶层改变着官员构成D.科举选官制度已出现危机
2020-10-15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